三個28歲仔夾300萬 銅鑼灣賣丼飯
「香港本來不是一個適合創業的地方,你比較世上任何一個地方,都冇可能有這樣貴的租金。」設計師鄭銘韜(Jimmy)說。他和從事銀行業的陳家豪(Chris)、保險界的羅嘉倫(Kevin),三個28歲的後生仔,夾份投資300萬元,上星期在銅鑼灣黃金地段開丼飯店,575呎地舖月租便要廿多萬。「都是租金回落,我們才有能力,可以租到這個黃金地段。我們都算進取,好多人甘於現狀,打份工用完積蓄就算,可能這樣他們都會開心滿足,但可能我們會追求多少少。」
「香港本來不是一個適合創業的地方,你比較世上任何一個地方,都冇可能有這樣貴的租金。」設計師鄭銘韜(Jimmy)說。他和從事銀行業的陳家豪(Chris)、保險界的羅嘉倫(Kevin),三個28歲的後生仔,夾份投資300萬元,上星期在銅鑼灣黃金地段開丼飯店,575呎地舖月租便要廿多萬。「都是租金回落,我們才有能力,可以租到這個黃金地段。我們都算進取,好多人甘於現狀,打份工用完積蓄就算,可能這樣他們都會開心滿足,但可能我們會追求多少少。」
在這個流動網絡普及的年代,智能手機已成為不少人生活的必需品。根據政府統計處早前的調查顯示,本港超過八成人擁有智能手機;而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更有九成八。有專家指,市場長期欠缺智能手機軟件開發專才,造就相關課程畢業生十分搶手。
近年,「互聯網+」概念大行其道,電子商務公司如雨後春筍,各式各樣的貨品應有盡有,惟未見專售糧油雜貨的網上平台。別小覷「開門7件事」—柴米油鹽醬醋茶,單在香港,糧油雜貨市場總值超過1,560億港元,潛力巨大。於是,從事IT,曾替超過200間公司創立網上平台的Danny,伙同具大型超市採購經驗的Jack和融資專才Clarence,於去年11月時成立網上士多「Ztore」。
有人無牌網上售賣食物,亦有人幾經辛苦都要領正牌做生意。有八十後青年人為實現製作蛋糕甜品的創業夢,飛往日本學師,更花費十多萬元找來牌照顧問公司申領食物製造廠牌照,與拍檔在葵涌工廈不足六百呎的工場製作甜品,於網上售賣。
80後梁顯聰(Saito)做了打工仔七年,當過侍應、司機,最後一份工是在某大型連鎖化妝品店任推銷員,2015年毅然創業,最初賣水貨韓國化妝品,開業半年便賺6位數,至今已經開了三間門市,有自己代理的產品。男人賣護膚品不算罕見,而成功除了要有「神農氏」精神,親自試用各品牌產品,更要懂得把握危機,Saito就因一封律師信,轉危為無限商機。
正所謂「工字不出頭」,不少年輕人都想創業,一嘗自己做老闆,究竟應該點做才好?若漫無目的辭工創業,成功機會一定不大。因此,若你想創一番新天地,必先要做足準備,才能大大聲「炒老闆魷魚」!以下是外國媒體經過一番資料搜集後,列出年輕人想成功創業,並且能夠將業務「愈做愈大」,就必須留意以下10件事:
【人物專訪】
香港樓市瘋狂,甚至孕育出「有樓有高潮」的驚世價值觀。當不少港人捱生捱死為上車,有人卻選擇賣樓創業,結果擁有一間業務遍全球80個城市,最新獲紅杉資本牽頭融資2.3億元的初創企業。旅遊產品預訂平台Klook聯合創辦人兼總裁王志豪(Eric)明言:「冇賣層樓就冇今時今日呢間公司」。
90後美少女黃婷欣Tanya,年紀輕輕已經是一間男士西裝店The Hackney的創辦人。眼見香港的男裝市場質素參差,她希望利用自己對時裝的認識,「膽粗粗」嘗試造西裝。該店開業僅1年,現時每月平均營業額已達6位數字。雖然一日工作18小時,犧牲很多,但Tanya仍然無悔創業。
松記糖水店於一九九一年由陳重光先生創立,第一間店舖設於深水埗東沙島街,經過近二十年的經營,現時松記糖水店在香港共有十一間,為顧客帶來過百款美味糖水,給顧客帶來十足信心之餘,更帶給各位每一刻的甜蜜豐足。
香港章魚燒專門店始祖,九十年代把章魚燒從日本引入台灣,並正式命名為「日船」章魚小丸子,經過長時間的品質研究並改良和外包裝的形象設計,在台灣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和良好的口碑。日船成為連鎖店後拓展至香港、內地、美國等地。